

那个苹果也很好:在巴黎学会自由


《那个苹果也很好:在巴黎学会自由》简介
东北女作家、90后历史学博士生栾颖新在巴黎六年的生活随感。因为旅行时看到被列为“瑕疵品”的苹果,作者展开了关于人生和自由的思考,由此写下这本书。本书由一些可爱、短小的篇章组成。栾颖新用轻松的语调和温暖的眼光,描绘着她所居住的巴黎,历数着在这座自由城市的收获。在此书中,她讨论的不止是一座城市,还有“我为何在巴黎”、“巴黎留学生涯”之外,更有“我在巴黎回望往昔”、“我从巴黎去往何处”。巴黎是文学的,也是生活的,每个人心中的巴黎都不同。在学术之外,颖新更愿意温柔地观察、真诚地记录生活。于她而言,巴黎是温柔之海,承托着她,让她自由地漂浮,做一只随心所欲的“苹果”。
写一座气氛大于其本身的城市是一种冒险,从面包店到咖啡馆,巴黎的生活似乎总与波德莱尔、左拉和海明威等息息相关。但是,“我不关心,因为我要过我自己的日子”。
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活中,语言和自我在互相驯服,东北话人格和法语人格并存。那些遇到的善意会组成联结人与人的绳索,譬如享誉世界的摄影师布鲁诺· 巴贝先生竟然给仅有一面之缘的我做了租房担保人,“风与潮汐”那个鱼摊的大叔了解到独居的她认真做鱼汤而赞叹不已,冬日的国王饼带给人无限慰藉……透过作者恬淡又喻有深意的笔触,她的求学、买花和做菜等的日常,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巴黎,及其背后祛魅的巴黎文化。
正如作者在日本青森县旅行的时候所遇所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像是超市货架上的“苹果”,不用担心因为大小或颜色和其他苹果不统一而焦虑,因为“那个苹果也很好”!
《那个苹果也很好:在巴黎学会自由》相关介绍
在栾颖新眼中,巴黎是一座自由城市,它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生活。在日本旅行时,她发现日本人会把不够好看的苹果定为“瑕疵品”,标上低一些的价格,但巴黎商场对各式各样的苹果一视同仁,好吃就行。这和她对人生的理解相同——不好看的苹果也很好吃,不完美但自由的人生就是美妙的。于是苹果成为了本书的书名来源,栾颖新希望以此传达她心中的自由理念。
为此,出版方也巧妙地设计了苹果主题书签,并随书附赠巴黎生活明信片——图片由作者亲自拍摄。
从2020年计划写书,到2023年本书上市,只身在巴黎的作者经历了很多。三年来,疫情也给很多读者带来了精神冲击。不能出门、被恐惧支配的日子终于过去,充满生机的春天和崭新的作品一起到来了。
《那个苹果也很好:在巴黎学会自由》作者
1992年生于哈尔滨,现居巴黎。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现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博士生。译有《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等。
栾颖新是一个90后东北女孩,本硕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在法国社会高等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是法国中世纪史。2023年是栾颖新旅居巴黎的第六年,过去她曾在《新京报》发表过多篇书评,并为读小库公众号、《新晚报》撰写专栏文章,还发表过大量随笔。
2020年春天和秋冬,栾颖新在巴黎经历了两次封禁,在这段被迫面对自己的时间里,她越来越多地思考,并学习与自己相处。2020年夏天,她读到盐野七生的《思想的轨迹》,书中写到了作者在意大利生活的经历。这给了她启发,她想把在巴黎生活多年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促使栾颖新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的则是她的一位摄影师朋友,这位摄影师去世以后,意识到人生无常的她,开始动笔写作本书。
出版社: | ISBN: |
电子出版物发行数量:0 | 版权持有: |
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 | 电子出版物发行时间: |
电子出版物发行批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