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简介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由杨苡口述、余斌撰写的人物传记,首刊于《名人传记》,首次出版于2023年1月。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杨苡先生唯一的口述自传,这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一部个体见证下的百年中国史。该书由南京大学教授余斌历时十年整理撰写,以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让一个世纪的人和事在杨苡先生注的叙述中缓缓展开。书中,杨苡以阅尽千帆般的从容,回忆了自己出身书香世家,到就读天津中西女校,再到西南联大潜心研学的难忘经历。作为五四运动的同龄人,在其百年人生旅程中,杨苡先后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大事件。幼年时期的她,无论是就读私塾,还是在中西女校接受新潮的现代教育,抑或是在西南联大聆听众多国学大师们的谆谆教诲,在其缤纷的流年里,都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在她平静的心湖中,投下过斑斓的七彩“华石”,带给她或深或浅的心灵悸动。杨苡先生的自述中,以云淡风轻的平顺之笔,娓娓讲述着生命过往中,那些煨热过她心怀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内容概述
该书为《杨苡口述自传》上部,从清末杨家发迹写起,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杨苡从重庆随中央大学北返南京告一段落。以1946年分界的“上学记”与“上班记”是杨苡人生的双重变奏。“人的一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奇遇,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这之后等等,我虽是平民百姓,也有一大堆趣事可说。”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历时十年为杨苡先生做口述回忆录。这一过程不像专门的访谈,他们就如往常聊天一样随意。余斌说,“碎碎念”恰是杨先生自述的特点。无论在亦师亦友的巴金、沈从文先生,还是在哥哥杨宪益、先生赵瑞蕻眼里,杨苡可能永远是那个圆圆脸的小姑娘,可是在他们身后,杨苡已经成为了文坛的一位祖母。她与余斌对坐漫谈,一个世纪的人和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点评
《文汇报》 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不只是家族传记,也不只有豪门故事,还有许多普通而平凡的命运,如丫头来凤的故事、杨苡与“大李先生”错过的爱情、中大时代的两大惨案等等。这群普通人的生命,并非是历史河流的碎石,无法觅迹。他们仍活在个人的记忆中,是个体的生命史诗中极为重要的篇章。与宏大叙事相比,这些个体的、琐碎的日常生活,总是会在某个瞬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予人绵厚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她所记忆的,不是知识分子的宏大叙事,而是一个大时代中女性视野中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史。杨苡的故事,是民国知识贵族人格纯粹的又一个例证。
《读库》主编 张立宪:这是一本“祛魅”的好书,它破除了我们对所谓“最后贵族”“簪缨之家”司空见惯的膜拜和讴歌。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作者
杨苡(1919年——2023年1月27日),原名杨静如,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于南京国立编译馆、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将艾米莉·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翻译成中文的翻译家,著有《青青者忆》(散文集)、《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编注)、儿童文学《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及《兄妹译诗》(与杨宪益合集)等书。2019年获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23年1月27日晚,杨苡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周岁。
余斌,六〇后,南京人,作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主要教授外国文学通识课程。文章散见于《万象》《读书》《读库》等,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周作人》《提前怀旧》《译林世界名著讲义》等书。
出版社: | ISBN: |
电子出版物发行数量:0 | 版权持有: |
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 | 电子出版物发行时间: |
电子出版物发行批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