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作者:杨苡,原名杨静如
出版社:{{classify}}
发布时间:2023-04-23 16:48:53
作者:杨苡,原名杨静如
{{classify}}
5.0
2023-04-23
APP试读
APP试读
APP试读
藏书馆 APP
扫码下载藏书馆 APP
IOS/Android
图书简介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简介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由杨苡口述、余斌撰写的人物传记,首刊于《名人传记》,首次出版于2023年1月。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杨苡先生唯一的口述自传,这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一部个体见证下的百年中国史。该书由南京大学教授余斌历时十年整理撰写,以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让一个世纪的人和事在杨苡先生注的叙述中缓缓展开。书中,杨苡以阅尽千帆般的从容,回忆了自己出身书香世家,到就读天津中西女校,再到西南联大潜心研学的难忘经历。作为五四运动的同龄人,在其百年人生旅程中,杨苡先后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大事件。幼年时期的她,无论是就读私塾,还是在中西女校接受新潮的现代教育,抑或是在西南联大聆听众多国学大师们的谆谆教诲,在其缤纷的流年里,都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在她平静的心湖中,投下过斑斓的七彩“华石”,带给她或深或浅的心灵悸动。杨苡先生的自述中,以云淡风轻的平顺之笔,娓娓讲述着生命过往中,那些煨热过她心怀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内容概述

  该书为《杨苡口述自传》上部,从清末杨家发迹写起,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杨苡从重庆随中央大学北返南京告一段落。以1946年分界的“上学记”与“上班记”是杨苡人生的双重变奏。“人的一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奇遇,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这之后等等,我虽是平民百姓,也有一大堆趣事可说。”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历时十年为杨苡先生做口述回忆录。这一过程不像专门的访谈,他们就如往常聊天一样随意。余斌说,“碎碎念”恰是杨先生自述的特点。无论在亦师亦友的巴金、沈从文先生,还是在哥哥杨宪益、先生赵瑞蕻眼里,杨苡可能永远是那个圆圆脸的小姑娘,可是在他们身后,杨苡已经成为了文坛的一位祖母。她与余斌对坐漫谈,一个世纪的人和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点评

  《文汇报》 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不只是家族传记,也不只有豪门故事,还有许多普通而平凡的命运,如丫头来凤的故事、杨苡与“大李先生”错过的爱情、中大时代的两大惨案等等。这群普通人的生命,并非是历史河流的碎石,无法觅迹。他们仍活在个人的记忆中,是个体的生命史诗中极为重要的篇章。与宏大叙事相比,这些个体的、琐碎的日常生活,总是会在某个瞬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予人绵厚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她所记忆的,不是知识分子的宏大叙事,而是一个大时代中女性视野中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史。杨苡的故事,是民国知识贵族人格纯粹的又一个例证。

  《读库》主编 张立宪:这是一本“祛魅”的好书,它破除了我们对所谓“最后贵族”“簪缨之家”司空见惯的膜拜和讴歌。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作者

  杨苡(1919年——2023年1月27日),原名杨静如,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于南京国立编译馆、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将艾米莉·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翻译成中文的翻译家,著有《青青者忆》(散文集)、《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编注)、儿童文学《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及《兄妹译诗》(与杨宪益合集)等书。2019年获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23年1月27日晚,杨苡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周岁。

  余斌,六〇后,南京人,作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主要教授外国文学通识课程。文章散见于《万象》《读书》《读库》等,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周作人》《提前怀旧》《译林世界名著讲义》等书。

图书目录
岁月呼啸 美无倦意 家政课与心理课 王碧岑、范梦兰 第一章 家族旧事 垦亲会 金碧医院 发迹传说 演话剧 正字学校 大排行、小排行 从看电影到看中旅的话剧 大逸乐和南屏大戏院 父亲杨毓璋 唐若青 岗头村 母亲徐燕若 中西之外 告别昆明 “妨父”之名 苦闷 第四章 从联大到中大(下) 外面的世界 给巴金写信 到了重庆 又一次大变故 “大李先生” 在丁家花园 天津搬家史 到昆明去 在南开代课 娘 第三章 从联大到中大(上) 哥嫂 大公主 “云南号” 做回了学生 二姐 香港十日 新的生活 亲爱的哥der 闷罐车上 中大与联大 四姐和二姨太 到昆明了 “高干子弟” “吾姐”和罗沛霖 愉快的日子 陈嘉先生 姨太太们 青云街8号 重逢 八叔和四哥 沈从文先生 More than Friendship,Less than Love 老姨太与狗叔 复学生 换校长风波 大姑妈与四姑妈 跑警报 两见“蒋校长” 姑姑杨丽川 我们的课 顾诚之死 来凤 吴宓先生 同学少年(一)陶琴薰 潘爷 女生宿舍 同学少年(二)陈琏 池太太 三人行 同学少年(三)巫宁坤、何如 第二章 中西十年 虚惊一场 同学少年(四)徐璋与王聿峰 “中国地”的中西 联大的伙食 同学少年(五)吴良凤 贵族学校 高原社 同学少年(六)许丽云和许丽霞 男老师与女老师 等待与误会 同学少年(七)马大任与文广莹 “初恋” “颠三倒四派” 两地分居 “真笨” C.P.朋友 柏溪 闯祸 游行队伍里的陈蕴珍 兼善中学 乘着歌声的翅膀 母亲来昆明 吕医生说的故事 “穷白俄”娄拜和美国人格莱姆斯 绝交 日本人投降了 “重生” “害毛毛” 恶耗 立案与会考 结婚 复员 三位语文老师 玉龙堆 成书散记

岁月呼啸 美无倦意 家政课与心理课 王碧岑、范梦兰 第一章 家族旧事 垦亲会 金碧医院 发迹传说 演话剧 正字学校 大排行、小排行 从看电影到看中旅的话剧 大逸乐和南屏大戏院 父亲杨毓璋 唐若青 岗头村 母亲徐燕若 中西之外 告别昆明 “妨父”之名 苦闷 第四章 从联大到中大(下) 外面的世界 给巴金写信 到了重庆 又一次大变故 “大李先生” 在丁家花园 天津搬家史 到昆明去 在南开代课 娘 第三章 从联大到中大(上) 哥嫂 大公主 “云南号” 做回了学生 二姐 香港十日 新的生活 亲爱的哥der 闷罐车上 中大与联大 四姐和二姨太 到昆明了 “高干子弟” “吾姐”和罗沛霖 愉快的日子 陈嘉先生 姨太太们 青云街8号 重逢 八叔和四哥 沈从文先生 More than Friendship,Less than Love 老姨太与狗叔 复学生 换校长风波 大姑妈与四姑妈 跑警报 两见“蒋校长” 姑姑杨丽川 我们的课 顾诚之死 来凤 吴宓先生 同学少年(一)陶琴薰 潘爷 女生宿舍 同学少年(二)陈琏 池太太 三人行 同学少年(三)巫宁坤、何如 第二章 中西十年 虚惊一场 同学少年(四)徐璋与王聿峰 “中国地”的中西 联大的伙食 同学少年(五)吴良凤 贵族学校 高原社 同学少年(六)许丽云和许丽霞 男老师与女老师 等待与误会 同学少年(七)马大任与文广莹 “初恋” “颠三倒四派” 两地分居 “真笨” C.P.朋友 柏溪 闯祸 游行队伍里的陈蕴珍 兼善中学 乘着歌声的翅膀 母亲来昆明 吕医生说的故事 “穷白俄”娄拜和美国人格莱姆斯 绝交 日本人投降了 “重生” “害毛毛” 恶耗 立案与会考 结婚 复员 三位语文老师 玉龙堆 成书散记

展开全部
关闭
版权信息
出版社: ISBN:
电子出版物发行数量:0 版权持有:
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 电子出版物发行时间:
电子出版物发行批次:0
出版社:
ISBN:
电子出版物发行数量:0
版权持有:
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
电子出版物发行批次:0
电子出版物发行时间:
热门推荐
图书推荐
联系我们
如您有任何疑问,请通过如下方式联系我们
邮箱:xmzgyz@126.com
电话:0592- 6300088
客服QQ:2512204756
微信客服:cangshuguan0
Copyright © www.geeb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厦门正观易知书业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0411号-1
藏书馆公众号
藏书馆公众号
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