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难道还有什么事,会比寻找答案更令人感到振奋?——艾萨克·阿西莫夫出色的科幻小说从来不在讨论科技,而在思考“人”,在体会人的情感和思想,理解人之所以为人中,设想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本周借阅馆为大家推荐5本探寻未来的科幻小说,科幻迷们的福音来了~
推荐书目
No.01《犼先生:锦绣离人》
乔华
这是乔华写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刘慈欣就给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科幻文学之路。这话听着像同行间的客套吹捧,但翻完小说就会发现老刘讲的很实在,乔华的文笔在科幻作家中绝对算惊艳的,虽然初涉科幻,但毕竟在小说领域深耕多年,这种跨领域创作带来的化学反应有时候很神奇,就像他在这本书里糅合诸多元素做出的尝试,让原本充满陌生、生涩、坚硬科学名词的科幻,变得雅致而有古典气息。书里主人公鸣犼锦绣的设计也颇有寓意,作为地球基因人,他突破了人类不懈追求的长生,活了一万八千七百多岁,见证了文明的毁灭和重生,却在新文明的发展中选择藏起上一次文明遗留的科技成果……而这仅仅只是故事的开始,一部好的科幻小说,从来不是为了宣扬科技畅想未来,而是能带着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
No.02《二次进化:觉醒》
无十三
一个清华大学毕业又读了金融硕士,最后跑去研究了很多年欧美类型化畅销文学的科幻作家,会写出怎样的小说,是让人非常好奇的。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科技,而愿意花费更多力气把一个故事讲好,你会看到整本书都在用心探讨“互联网的崩溃带给人们的后果”,以及“生命到底是什么”的重要思考,其中提到“生命即负熵”的观点非常有意思,熵是描述事物混乱无序程度的参数,所有提取有序规律的行为都是在逆熵,如果是这样,生命又为什么会一次次诞生?人类的思考能力究竟是宇宙的馈赠,还是“束缚”?阅读完这个二次进化的故事,或许你会产生新的领悟。
No.03《未来人不存在》
未来事务管理局这套书对大众算不上友好,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对科幻题材有一定熟悉度的科幻迷,《未来人》作为不存在系列的第二本,几乎没有给读者足够的缓冲 ,开篇就以“圆桌对话”的形式,渐进式地探讨了人未来的可能性,建议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对不同邀请人问的三个问题,都很值得深思,也能看出不同身份人对未来思考方向与层次的差异。小说内容是挑选了国内外19位获得过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重要科幻奖项作者的优秀短篇,讲述了不同科幻作者对未来的想象,个人认为《被偷走人生的少女》《奇点后传》这两篇很不错,还有少见的印度元素科幻《精灵的妻子》也让人耳目一新,看完第二本,可以顺便读读第一本《时间不存在》,无论选题或内容形式,都非常惊艳。
No.04《太阳坠落之时》
主编:董仁威、吴岩、姚海军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中国科幻界算是一个重量级奖项,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在获得雨果奖前,都斩获过该奖,这个奖项放到国际上虽然不大,但能给国内更小的科幻圈子带来产出的热情,给予真正热爱科幻的人写作的成长途径,而这些不为人所知的年轻获奖作家中,或许就有下一个老刘,或下一个郝景芳。这本精选集收录了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获奖精彩中短篇,其中有不少让人惊喜的奇思妙想,尤其推荐《巴鳞》《海洋之歌》《嵌合体》这三篇。
No.05《时间机器》
乔治·威尔斯
这本书是威尔斯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而威尔斯又被称为"科幻文学之父",所以评论家们就把《时间机器》出版的时间认定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不得不说经过一百多年,威尔斯对科幻的想象力还是非常厉害的,书里对四维空间的描述和人类进化的设想也足够大胆,但最触动人的还是古典科幻中从不缺席的“人文关怀”,威尔斯对人类未来以及科技的发展是悲观的,在《时间机器》里他将贵族描写成了被饲养的畜牲,还被当做食物来对待,勾画的阴森场景,皆是人类退化后的荒诞想象,他认为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过多的稳定性,会导致人丧失继续发展的智慧,结局就是:人类终将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