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与流派

湛若水与当代社会

湛若水与当代社会

黄明同主编
湛若水(1466—1560),初名为露,字民泽,后因避祖讳,改名为雨,40岁起定名若水,字元明,号甘泉,谥号文简。湛若水享年95岁,位至三部尚书。即使九十高龄,仍然问道讲学。更重要的是他的阅历之深,交游之广,学问之大,与当朝的王阳明不分伯仲,而且他们两人既是至交,也是挚友,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由之也成就了心学发展的巅峰。故其学术成就和意义就不言而喻。2015年,在湛若水故里增城召开了首届“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主题是“甘泉学与当代社会”,旨在通过学术研讨,去探讨湛若水的学术思想能为现代的社会建设,以及人文精神重塑提供哪些资源,它的现代意义何在,其价值又是什么。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有50多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家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人的批评,回应不同的意见,学术气氛融洽,观点和而不同。会议起到了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作用,这次会议也是一次“会”而有所获的学术研讨。这本论文集就是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从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的学术立场和关注的问题。有的是站在主体和实践的立场对于甘泉的民本、民生、心态文明、书院教育、圣学格物等内容作了阐释,有的是从历史出发研究其思想的架构、心学的传承、心学各派之间的关系、心学与科举、心学与基督教、心学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等等。有兴趣的朋友一定会从阅读中品味到其中的价值。